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分类: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只有一种,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

“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这是《汉书・苏武传》的一句。句子的主语是单于。从上下文来看,“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又如:

“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饮”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但是这里的“饮余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马饮”,即“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饮马”的说法一直保留到今天。

由于古代汉语有句成分经常省略的特点,因此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这就需要阅读理解时加以辨认。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在“天不能病”句中,“病”不可能是陈述主语“天”的,因为“天”(大自然)无所谓病不病。所以这里的“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即“使……病困”的意思。这从下句“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对比可以看出来。

《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烧而走”的“走”为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操”,即可以用火攻的办法迫使曹操的军队退兵。

又如前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也是省略宾语的使动句。理解时都应该补上宾语。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