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误用快速诊断

分类:课外知识

千百年来,这首七绝在民间传诵不衰,许多人还巧妙地运用标点知识进行解读,使得这首仅28字的绝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小诗。

旧时,有人曾将其变为词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有人用另外一种断句方法,使词的意思就从“问牧童什么地方有酒家”变成了“向酒店掌柜打听哪里有放牛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上面这两种变体方法如果再加上一些标点,则此诗又可再变为一则优美、隽永的散文小品。其一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二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趣的是,有人只改动诗中的标点符号而不增减字数,居然把《清明》诗改编成一个时间、地点、场景、人物、台词等一应俱全的微型独幕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剧作者则略添数字,加上了戏曲科白,将其改成了一出精巧古雅的戏曲小品: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n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有人将诗改为一则电影镜头剧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外,亦有人将其变成一首《南乡子》小令:

“清明时节,雨落纷纷。断魂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不远杏花村。”

以上这些变体,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古典诗词句法之灵妙,而标点符号之妙用也从中可窥一斑。现代社会中,标点符号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近几年高考中一直未出现标点符号考点,许多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用法相当陌生,文章中除了逗号就是句号,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意思的表达。鉴于这一点,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考试说明(语文科)》去掉了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前的星号,说明2004年及以后高考试题中均极有可能出现标点符号知识的考查。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点号,一类是标号。点号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标号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从题型上看,过去常见的题型有两种,一是选择题,即要求选出标点运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与语病题结合考,让考生找出一段话中有语法或标点运用有误的几处,并加以改正。

标点符号知识内容繁杂,用法多变,其复习如何应对方能取得简便与高效?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掌握快速诊断的方法。下面笔者分类作一简单的例析。

1、句号

主要诊断方法有二:一看是否一逗到底。例如:

每一个生命都伴着一份精彩,每一份精彩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当我们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中时,却也不得不感受生命逝去的那份伤感和惋惜,或许,这就是生命的节奏,似《蓝色多瑙河》那样优美,又如《生命进行曲》那样凝重。

析:这里按语流实际上有三个句子,即“而”字前面为一断,“或许”前面为一断。

该学校造成混乱的原因,一是管理松散,措施不到位。二是教师缺少配合,各自为战。

析:这里的第一个句号应为分号。

2、问号和叹号

问号一定用在疑问句后面,但前面的句子究竟是否疑问句,却有时被忽略,比如:

(1) 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

(2) 她反复品味着,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

(1)、(2)两句虽均有疑问词,但因为谓语部分没有疑问语气,亦没有疑问词修饰,并非疑问句,所以都不能用问号。

问号的使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连续几个问句接起来,如无特殊需要,通常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例如:

(3)你是喜欢跑步呢,还是喜欢打球呢,或者是喜欢游泳呢?希望给我一个确定的回答。

而有些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叹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二:

(1)滥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例如:想到这里,他所双目喷火,握紧了两只拳头!

(2)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裂了句子。例如:多优美的歌声啊!我听得陶醉过去了。

3、逗号

使用常见差错有两种情况:

一是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例如:不可否认这种做法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二是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例如:她心下想,这种工作,我也能干,我明天就去试试,自己行不行。

使用常见差错有:一是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例如: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做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顿号用在并列词语之间表停顿,这是不错的,但(1)却有两处不妥。玉米、小麦是一类,与“油料”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逗号;“油料”后边的顿号应删掉,因为已用了连词“和”。

二是数字间顿号的误用,例如: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都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这里顿号的误用,与不了解数字使用规定有关。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这时两数字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三是在“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例如:校长带来了口信,让小吕、或者小张老师去一趟县城。

5、分号

使用常见差错有:一是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例如:需报中级职称的老师请携带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大学毕业证书;100元报名费;四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二是不是并列关系用了分号,例如:他的到来不但给王亮带来了钱物等支援;更重要的是对王亮精神上的极大鼓舞。三是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比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这里的两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6、冒号

冒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冒号套用,即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比如:老师一再告诫我们:现在安全问题有三个隐患:火灾、饮食和交通。二是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比如:校领导向全校老师提出:目前抓学习必要“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三是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比如: 随着一声:“共产党员跟我来”的大喊,老支书率先走向滔滔洪水。四是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比如:饮食有三忌:即一忌吃得太饱;二忌挑食;三忌饭后剧烈运动。

7、引号

引号尤其要注意其和句逗的配合使用

前面用冒号,领起后面引号中的被引内容,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但是还有几种情况,很容易出错。如:

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这里所引的话被分成前后两截,当中插进几句说明(如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时,下一组引号前要用逗号。

还要注意下引号那个地方的句逗,到底点在引号里边还是外边。例如: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还有就是滥用引号,主要是词语没有特殊含义,随便加上了引号。如:抬头一看,只见柳絮飘荡,就如漫天的“雪花”在飞舞。

8、括号

其常见错误首先是位置不当,如:

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 (书信、日记有时被当做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 。只要求全文能准确、通顺地把客观事实、作者观点说清楚。

这里括号中的内容是对第一句话的注释,应在“因素”后加句号,括号后的句号应移至括号内。

其次是不该使用括号而用了括号。如:珠宝行重质量、讲信誉,长年聘请荣获国际(FGA)、国内(GIC)珠宝鉴定师资格的专家监督商品质量。

9、破折号

其使用常见差错首先是破折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都有引出解释说明语句的作用)。其情形与冒号同。

10、省略号

其使用常见差错是与“云云”、“等”、“之类”并用。如:他家已基本实现“现电化”,豪华的房间中有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等。

11、书名号

其使用常见差错是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甚至是建筑或单位也用书名号标示。如:《奔腾四号》计算机、《宝马》轿车、掉销《工商管理执照》、《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等。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