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误用几时休

分类:课外知识


“曾几何时”使用频率较高,但也是经常被误用的一个词。比如下面几个句子:

1曾几何时,十几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痛苦。

2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播放萨达姆被捕的电视画面促使伊拉克抵抗武装放下武器,曾几何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指责伊拉克方面播放被俘美军士兵的电视画面违反了《日内瓦公约》。

3今天的野狼峪,沟壑纵横,曾几何时,就将“天堑变通途”。

这个成语的使用常常令许多同学甚至教师感到困惑。它到底应该怎么用呢?本文试作一简要分析。

“曾几何时”语出唐代韩愈的《东都遇春》,诗中有两句为“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后用“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其中“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如:

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宋赵彦端《新荷叶》:“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结合解释,我们知道“曾几何时”指得是“过去到现在比较短的一个时间段”。

对这个词语我们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它指“过去”,二是表示“时间短”,运用时这两条件缺一不可。“曾几何时”经常被误解为“过去”“以前”“不知什么时候”,这都是典型的望文生义。

开头的三个句子,第一句和第二句把“曾几何时”错误理解为“过去”“以前”,第三个句子用于将来时,更是错误。

正确使用示例:

1人生的事真是难想像,舅舅本来东躲西藏似地十分神秘,曾几何时,现在却公开以大商人的面貌出现了。(王火《战争与人》)

2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