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二)-1

分类:课外知识

《考试说明》指出的常见修辞方法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一、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⑤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

修辞中的比喻,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义,是临时的运用。比喻义是指通过词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包 袱”。(例:你带着这么重的包袱上课,注意力能集中吗?)“机械”(例:这种想法太机械了。)前者指思想上的负担,后者指拘泥死板的方式。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②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这里“我的思想感情”是本体,“潮水”是喻体)又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这里“事实”是本体,“镜子”是喻体。)

③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5.比喻的作用

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说理深入浅出。化深奥为浅显。

二、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2.种类

(1)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例如: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任务:“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3.比拟的作用

①色彩鲜明、感情强烈;

②增加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给人的印象更鲜明深刻。

4.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如:①古老的神州是一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

②桥下的睡莲还沉睡未醒。

例句①是比喻,把“神州”喻为“睡狮”,相似点是力量大而沉睡。例句②则是比拟,此处是把物当人来写,是拟人。

又如 山丹丹开花红娇娇,香香人才长得好。(比喻)

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拟人)

三、借代

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清晨,一队红领巾在认真地打扫马路。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6)产地代本体:你怎么不把龙井沏上。

(7)牌号代本体:他一天喝一袋“蒙牛”。

3.借代的作用

①以简代繁;

②以实代虚。突出形象,使语言生动形象,并引人联想。

4.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5.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①借代中借体与本体是相关的,借喻中喻体与本体是相似的。②借代重在称代,借喻重在描写。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例如“红旗指处乌云散”中,“红旗”指人民军队,是借代,“乌云”喻黑暗势力,可还原为明喻,是借喻。

又如:①他们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 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①是比喻中的借喻,“园丁”指的是老师。可以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而②是借代,“一针一线”代群众利益,是部分代整体,就不能改为比喻。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