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型歇后语大全

分类:课外知识

  讽刺型歇后语大全:

  【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攘(馕)到贼肚里】

  攮(状ǎ状犵):用刀枪刺。本义指枪头子刺到贼肚子里。“攮”谐“馕”。馕:拼命往嘴里塞食物。用时指东西被吃到贼肚子里。用于责骂人。《儒林外史》六回:“说的好容易!是云片糕?方才这几片,不要说值几十两银子,‘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只是我将来再发了晕病,却拿什么药来医?”

  【扁豆荚子炒大椒———越老越发烧】

  扁豆荚子:扁豆的果实。大椒:大辣椒,味很辣。本义指辣椒越老越辣人。用时指人年纪越大越厉害或能干。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一部一:“注视了好久,才发觉是三魁妈和小凤娘,不禁笑起来:‘是你俩!’三魁妈晃晃手里的棒棒鞭,道:‘你瞧不起?’纪怀仁喜孜孜地笑道:‘三子他妈真是,扁豆荚子炒大椒,越老还越发烧呢。’”

  【脖子里挂块坯———牌子怪大,土气不小】

  坯:土坯,北方用来砌墙、盘灶、盘炕用的长方形土块,把黏土和成泥放在模型里制成。本义指土坯块大,土气十足。用时指名称好听,档次不高。徐慎《老贫哥和小能弟》:“他一看,心里不由笑了:脖子里挂块坯,牌子怪大,土气不小。我以为是左轮、八音、二十响呢,原来是个‘一响镢’———土造手枪。”

  【跛驴配着破口袋———一摊破货】

  跛驴:腿或脚有毛病,走起来一瘸一拐的驴。本义指跛驴和破口袋都是破货。用时指两个人或一伙人都不是好东西。陈登科《风雷》一部三〇章:“你和黄大权扯在一起,不三不四,算幺还算六呢?你知道不知道庄上人把你和黄大权比作啥吗?‘跛驴配着破口袋’,是一摊破货。”

  【不熟的葡萄———酸得很】

  形容人十分迂腐或喜欢装腔作势。黎汝清《海岛女民兵》一〇章:“海花说:‘干吗请他来教,这是颗不熟的葡萄,酸得很。’”

  【仓老鼠问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

  仓老鼠:粮仓里的老鼠。老鸹:乌鸦。仓老鼠身边就守着粮食,反而向天上飞着的老鸹借粮。比喻借东西找错了对象。《红楼梦》六一回:“可是你舅母姨娘两三个亲戚都管着,怎么不和他们要,倒和我来要?这可是‘仓老鼠问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

  苍蝇的头很小,却在头上罩上网巾,假充大脸面。嘲讽人不自量,自以为面子很大。《西游记》八七回:“四大天师道:‘那方不该下雨。’行者笑道:‘该与不该,烦为引奏引奏,看老孙的人情何如。’葛仙翁道:‘俗语云:“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亦作[虼蚤包网儿———好大面皮]虼蚤:跳蚤。《金瓶梅词话》五二回:“桂姐笑骂道:‘怪鬼花子,你虼蚤包网儿,好大面皮,爹他肯信你说话!’”[蚂蚁戴眼镜———自觉着脸面不小]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九章:“你保个屁!你是吹糖人儿的出身,口气怪大。蚂蚁戴眼镜,自觉着脸面不小。”

  【苍蝇嘴巴狗鼻子———真灵】

  本义指苍蝇的嘴和狗的鼻子都很灵敏。用时嘲讽人消息灵通。姚鼎生《土地诗篇》一八章:“‘找他干什么?’听出那口气十分不和善。二铁应道:‘有正经事商量的。’‘苍蝇嘴巴狗鼻子,真灵,他一回来,你就闻到了。’”

  【茶壶没嘴儿,酒壶没梁儿———算哪一壶】

  本义指缺嘴茶壶和缺梁酒壶,都不能算作“壶”。比喻没有做某事的名分。黄佩珠等《薛雷扫北》一三回:“金月红见潼关城门大开,就想进去安抚百姓。但又一想,自己一未受封,二无官职,那真是茶壶没嘴儿,酒壶没梁儿,算哪一壶呢?”

  【吃了白饭就拉屎———一根肚肠通到底】

  这是一种想象。本义指肚里的肠子从上面一直通到下面。用时指上下勾结,串通作弊。徐兴业《金瓯缺》二册一二章五:“‘众位来得快了,俺这里正待动文书申报宣抚司和统帅部。’‘统帅部还待申报?’一个乡里客尖利地说,‘他们是吃了白饭就拉屎———叫做一根肚肠通到底。’”

  【吃了灯草灰———放轻巧屁】

  灯草:灯心草茎部的中心部分,很轻,可做油灯的灯芯。这是一种想象。讽刺人说话太随意,不负责任。《老残游记·续集遗稿》七回:“我才说是这一案欠命的案定了,还有别的案子呢!我知道哪一天是了期?像你这快活老儿,吃了灯草灰,放轻巧屁哩!”☆亦作[吃了灯草灰———说得轻巧]郭泳戈等《刘公案》四回:“宗婆子闻听,微微冷笑,说:‘何二嫂,你吃了灯草灰咧,说得这么轻巧!来也由你们,去也由你们?’”[吃根灯草———说得轻巧]徐慎《老贫哥和小能弟》:“‘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地主教他的少爷学量地时,我在旁边侍候,眼一扫,也就学会了。’嘿,‘吃根灯草,说得轻巧。’这一说,大伙更感到他是个大能人了。”

  【吃上豆芽喝凉水———放的两半儿屁】

  豆芽是由豆子的两片瓣儿中生出的,想象吃豆芽喝凉水后放出的屁也是“两瓣儿”的。责骂人胡说八道。刘江《太行风云》七:“我前天不光亲眼看见一只黑老鸹落在他房后榆树上,还连叫了好几声。为什么你李敬怀还没死?尽是他妈吃上豆芽喝凉水,放的两半儿屁。”

  【吹糖人儿的出身———口气怪大】

  吹糖人儿的:用糖稀吹制成各种人物、动物等食品的小贩。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九章:“像你这样芝麻子儿大的官儿,凭你这顶乌纱帽,能够担保朝廷不收拾我张献忠?你保个屁!你是吹糖人儿的出身,口气怪大,蚂蚁戴眼镜,自觉着脸面不小。”[吃江水,说海话———好大的口气]刘彦林《三月潮》三章一:“‘嗬,吃江水,说海话,好大的口气呀,也不怕闪了舌头!’马万源不无教训地说,‘别忘了,车间主任是我而不是你。说话该先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份……’”[老鼠吹喇叭———好大的口气]黄佩珠等《薛雷扫北》一三回:“雷显洪一听‘哈哈!老鼠吹喇叭———好大的口气。你先问问某家的车轮大斧,它愿不愿意放她?’说罢,抡斧就剁。”[蚂蚁打呵欠———好大的口气]张行《武陵山下》一章五:“‘哼,蚂蚁打呵欠———好大的口气!’赵红桥冷笑一声说:‘你们信他那一套?’”[蚊子打呵欠———好大的口气]苏方桂《火烧天主堂》:“气得刘大柴脸膛通红,指着他骂道:‘好你个狗官,“蚊子打呵欠———好大的口气”,给你眼珠你当泡踩,我早知道你和洋人财主穿一条裤子!’”[屎壳郎吹喇叭———好大的口气]古立高《隆冬》一章:“‘你要仗势欺人,我郭子刚不答应!’孔武珠把大脑袋一晃,一阵哈哈大笑,‘嘿!屎壳郎吹喇叭———好大的口气!’”

  【打铁烤煳了裤裆———没看火色】

  火色:火候。本义指没有认真观察火候。比喻说话、做事不会随机应变或利用时机。王中文《忠义梦》三六回:“黑三汉的老婆……口中骂着:‘河也干了,还往岸上爬?“打铁烤煳了裤裆,没看火色”?都是邻居,偏生万人都骂你。’”

  【吊死鬼扮新娘———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吊死鬼:迷信称吊死的人的鬼魂。形容人丑得不像样子。郑永昌等《黑虎闹东京》一八回:“这黑大汉哪儿来的合适衣裳啊,穷对付吧!上身披个红缎子被面,下身束个花床单,红盖头蒙住脸,脚丫子挑着红绣鞋,那真是吊死鬼扮新娘———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屙屎嚼甜棒儿———挺是滋味儿】

  挺是滋味儿:味道很好。本义指吃东西感觉味道不错。用时讽刺人缺乏自知之明,自我感觉良好。何云等《紫塞烟云》三〇章:“别看他从三品,我这个正三品的副将统领就不买他的账,他觉得屙屎嚼甜棒儿———挺是滋味儿呢,他要是再恶狗上轿不识抬举,爷儿们就给他个厉害瞧瞧!”

  【二郎爷喝西北风———有这神瘾】

  二郎爷: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瘾:癖好。二郎爷有喝西北风的癖好。这是一种想象。指有奇特的癖好。锦云《狗儿爷涅盘》一二:“你那个小乌纱帽帽儿值几个大?不顶吃,不顶喝,还那么贪着它,二郎爷喝西北风———你有这神瘾?”

  【二十一天不出壳———坏蛋】

  本义指坏鸡蛋。用时指坏人。严霞峰《况公案》四〇回:“好!骂得好!如此说来,这王文彬可真是个‘二十一天不出壳’的坏蛋了!”

  【蛤蟆跟着团鱼走———甘当王八的孙子】

  骂人甘心做坏人的爪牙。罗丹《风雨的黎明》一二章五:“他第一次骂高国权是‘黑狗腿子’。但也骂自己。并且想起石宝树骂他的话:‘蛤蟆跟着团鱼走,甘当王八的孙子!’”

  【蛤蟆上脚面———往背(辈)上爬】

  脚面:即脚背,脚掌的背面。“背”谐“辈”。指想以长辈自居。含嘲讽意味。峤石《秋恋》:“小鹿嘴一撇,歪着头,故作嗔怪地斜睨大家一眼:‘真脸儿大!比人家早戴了几天大沿帽儿,就蛤蟆上脚面———往背(辈)上爬呢!’”

  【狗戴帽子———都是朋友】

  见狗戴着帽子,像个人样儿,就跟它交朋友。指看不清坏人的真面目,错把坏人当朋友。刘林仙等《薛丁山征西》一一回:“哎,看起来呀,人要交朋友,可得睁开眼,可不能狗戴帽子,都是朋友,那哪行啊。”

  【狗尿苔长在金銮殿上———生到好地方了】

  狗尿苔:一种真菌,有臭味。本义指狗尿苔长在好地方。用时指人生活在条件优越的环境里。王波《女秘书去毛家湾》:“不去了,我只是到处转转,你们年轻人好好干吧。狗尿苔长在金銮殿上,生到好地方了。”

  【狗尿苔做点心馅儿———成了仁(人)了】

  “仁”谐“人”。“成了仁”即“成了人”。指不怎么样的人有了地位,成了特殊的人物。含讥讽意味。王波《女秘书去毛家湾》:“‘白厂长,我现在是宣传处处长。’‘啊?那你是狗尿苔做点心馅儿,成了仁(人)了。’”

  【狗掀门帘———全仗着嘴】

  本义指狗凭借着嘴掀开了门帘。用时指人就是能说会道,没有别的本事。王蒙《在伊犁·淡灰色的眼珠》:“对于本单位的众多的‘眼镜’、秀才、笔杆子们,他又一百个瞧不起。‘狗掀门帘,全仗着嘴!’这就是他对众知识分子的衷心的批判总结。”☆亦作[狗掀门帘儿———全凭一张嘴]吴越《括苍山恩仇记》一四回:“要问吕文湘的钱都是怎么挣来的?当地有句歇后语,叫做‘狗掀门帘儿,全凭一张嘴’。”

  【狗咬狗———一嘴毛】

  本义指狗和狗相咬,都咬了对方身上的毛。用时指坏人之间争来斗去,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李云德《银锁链传奇》五:“他回头往城里瞅瞅,暗想:你们明争暗斗吧,狗咬狗,一嘴毛,咬得越凶越好!”☆亦作[狗咬狗———两嘴毛]王东满《大梦醒来迟》:“人家还没怎的,看倒把你气的!不管他黄狗咬黑狗,还是黑狗咬黄狗,狗咬狗,两嘴毛,由他们咬吧!”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