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千年之迷

分类:综合知识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提起长城。每一个中华儿女无不为之自豪。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吉人向记者讲述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长城的一些误解,解开了千年迷团。

本文摘录整理以下趣闻,你看完后将会知道:长城远不只万里,长城起点不是山海关,长城不只是汉族才修,长城也不意味着封闭。

长城之迷一:长城远不止万里

告诉你长城纵横10多万里你相信吗?古建筑专家、长城专家罗哲文为了弄清这个数字竟花了30多年时间。

据史书记载,秦长城“起临洮,至辽宁,延袤万余里”;

汉长城较之秦长城更有新的发展,并筑了外长城,长度更达到了两万里;

金代修的界壕长城,14000里;

明代的长城,达13400多里

以上就是一般人知道的长城一万余里。

除这4条超过万里的长城外,春秋战国时的楚、齐、赵、燕、魏、韩、中山等诸侯国都修有自己的长城,合起来也在万里以上。

秦始皇和汉代以后的西晋、北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时的高丽族、辽等也都根据自己的需要修建过不同长度的长城,合起来有3万多里。

现在的长城遗址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南、湖北省等市区,甚至云南也有。说长城纵横10万里还是只少不多的。

长城之迷二:东起点不在山海关

历史书上长城的起点,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不仅小学、中学课本是这样写的,甚至《辞海》也是这样写的。但是,您知道吗,这是我们对长城的最大知识性错误。

其实,1990年12月25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的“明长城东端起点认证会”上,古建筑专家、考古专家和长城专家认定: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满族自治县的虎山乡鸭绿江边的虎山南麓的江沿台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

另外,史书也证明了这一考古发现无庸置疑的。之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山海关误认为是明长城的东起点,主要因素是因为辽东长城地处偏僻、修建年代较晚、规模较小、清以后破损严重,东端虎山地表建筑破坏殆尽,人们不易看到,而山海关地处要冲,关城上又有“天下第一关”的匾额,人们举目可见,另外一些书籍的错误宣传更加重了对人们的误导。

长城之迷三:长城不仅汉族修

长城到底是由哪个民族修建的?

过去人们认为是汉民族用于防御其他少数民族的,这又是一个对长城的误解。

历史上修长城的不仅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在先秦时代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都修建过长城。

若把先秦各诸侯国家修筑长城除外,秦始皇以后汉族统治的朝代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只有汉、隋、明三朝,而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修筑长城的则有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辽、金等朝代。

所以,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长城之迷四:长城不意味着封闭

曾有一段时间有人指责修建长城目的在于封闭。对此吉人说历史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长城与封闭并无必然联系,修长城不一定封闭,不建长城也不一定开放。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修建了长城,但那时的经济往来、思想交流、人才流动都是我国历史上最活跃时期,而且影响至今。

汉代的丝绸之路通过地域之广、之僻,路途之遥、之险,都是世界上少有的。汉长城正是沿此道修筑,用以保护被称做“丝绸之路”的中西交通大道。

长城还使长城内外的贸易有序进行,如明代的茶马互市使许多关堡发展成为后来繁荣的城市。

长城戌边实行平战结合、垦戌结合,促进了长城内外荒芜地域农牧业的发展。

清代是不主张修长城的,可是在清代后期闭关锁国、封闭保守却达到了高峰。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