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冲刺点拨检测试题(附答案)1

分类:文言知识

  考点梳理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文言文的目标要求是: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部分中指出,对古诗文的阅读,要做到:背诵、默写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及古文中的重点段和名言警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的大意;阅读浅易文言文,能理解基本内容。加之纵观历年来各地中考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主要有以下考点:

  1.通假字的本字、读音与意义;

  2.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理解、辨析;

  3.关键文言实词的意义;

  4.重点文句的翻译;

  5.文言语句朗读节奏;

  6.文意的整体把握;

  7.行文思路、作者情感、作品艺术特色的揣摩与探究。

  常考题型

  以选择、判断、填空、解释、翻译、简答、表述题型为主流,另外有还两类常考题型:开放探究题和比较阅读题。

  提分妙招

  锁定命题

  研究近几年来各地中考题可以明晰看到,文言文阅读在试题中特点鲜明,大部分为主观题型,专注于字词、句意、文意的考查。多以考查课内语段为主,有的则外加一篇课外文言短文,个别考区则完全考课外文言文,考点则全是课内文言文内容的迁移。

  今年的中考命题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趋势会是稳定中又有新变化。稳定在于保持往年命题思路,仍然以检测课内文言语段为主,题型仍是客观题和主观题并用,考点从字词翻译到内容理解到评价鉴赏,题目叙述简洁,富有启发性,成梯度排列,题量一般4—5道,分数一般会设定在14—18区间。

  试题新的变化也将明显。课外文言文材料分析考查会呈上升趋势,一些文质兼美、富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内容上与课内材料关联,写法上相近的语外文段将会更受命题者青睐。一则课内语段、一则课外语段的比较阅读命题方式,会继续流行。就设题来预测,题目的探究性、开放性会更高,一些题目会向课外延伸。灵活考查能力的创新型题目,有可能有更亮丽的展示。

  复习策略

  文言文是一项基础性知识,同时又颇具能力性。文言文阅读则是整合基础与能力的综合性思维活动,因此,复习中,既要重视基础,把握基础知识,又要加强能力训练,在训练中增加技能,提高水平。

  1.重视基础的复习。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就是加强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把握,重点复习以下内容:作者作品;有关文化知识;生字读音;通假字读音、所通字及意义;重点实词意义;重点虚词意义;重点文言语句翻译;常见文言句式等。对这些知识,要分门别类予以整理,并辅以例句阐释,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做到理解清楚,记忆牢固。

  (2)重视基本课文的复习。就是对课本上学过的文言篇章的复习。对要求背诵的甚至课本没有要求背诵,但自己喜欢的文言篇章,要积极读背,背熟、背准、背牢,增加语感,以对文言知识形成迁移默化的理解。

  2.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或拥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之后,必须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养成。阅读能力测试点主要包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主旨,划分层次,概括段意,理清思路,体会重点词语、语句含义及作用,评价人物思想感情,把握作者观点,体会表达技巧,鉴赏艺术特色,探究理解等,在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不求一次全对,但求不断总结,在反复比对、总结中,增加知识,消除不足,形成能力。

  3.增加相应背景知识。祖国文化博大精深,要对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只有知识丰富了,才能理解快捷,认识深刻,才能在中考中思路开阔,头脑灵活,做出的答案才能准确、深刻,彰显才华。增加背景知识,要靠不断地阅读来实现,要广泛阅读文言文篇章,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天文地理,阅读历史哲学,阅读各类各样的书刊,并且于阅读中深入思考,善于积累,从而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宝库,促进能力形成。

  4.适当加强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练习。随着文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考生思维品质的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将逐渐更多地进入考题,使用课外文言材料,或许会成为今后文言文阅读测试的一种命题新趋势。因此,要适当加强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与练习,在不断地拓宽中,增加知识,并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当然,对课外文言文的复习不宜过深,要选用那些浅易、富有趣味性的文言短文来练习,寓言、人物故事、哲理随笔等,都是可选用的练习材料。

  常用文言虚词集释:

  1.之

  (1)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助词

  ①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音节助词。无义,一般不翻译。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④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2.其

  (1)代词,表示第三人称,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3)副词,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与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不译)

  3.者

  (1)结构助词,译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4.而

  连词,常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可是”“却”。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5.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2)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至”“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动词,可译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6.于

  作介词用: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从”。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为“向”“对”“同”等。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7.为

  (1)动词

  ①表判断,可译为“是”。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表动作,可译为“成为,变成”“做”“作为,当作”“以为,认为”等。如: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2)介词(“为”除了表示被动读阳平声外,其余都读去声)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表示被动,译为“被”。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8.焉

  (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中考词类活用考点主要例字表:

  方法淘宝

  增删留换法。文言语句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语文考点,增删留换法是文言文翻译常用的方法。其要义为:增,对省略部分增补出来;删,对表语气、表停顿等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留,对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把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句换用成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相同的词句。

  典例精解

  【典例一】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二)初,范文正岱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日:“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去国怀乡

  ②至若春和景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王公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2010年河南中考试题)

  【解密】第 1 题①中,“去”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对其解释不能和现代汉语意思相混;②辨析古今异义,需要解释其本义,与现代汉语意思已不同。

  第2 题第①小题,“居庙堂之高”用意译法,译成“在朝廷上做官”;“处江湖之远”可以直译也可以意译。“忧”:为……担忧,替……忧虑;第②小题,“吾谁与归”为宾语前置句,调整成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吾与谁归”。依照现代汉语语序来翻译。“微”是“没有”的意思。

  第3题,景物描写指《岳阳楼记》选文中第一段、第二段阴雨晦暗和晴朗明丽景物描写。作用既指对表达感情所起的作用,也指结构上引出下文的强烈抒情、议论,揭示中心的作用。

  第4题答案着重在选文(一)的第三段中。作者所表达的进则“忧其民”、退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正表现了范公之“贤”。文段(二)是叙述文段,对范公之贤是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出来的。

  文段(二)译文: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士大夫都不敢前去告别,只有王质(侍制是官职名)抱病在国门为他饯别,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搅进朋党里面去?”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我哪敢和他比。如果让我做了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答案】1.①离开 ②日光,阳光

  2.①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 ②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

  3.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意思对即可。)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

  文段(二)译文: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士大夫都不敢前去告别,只有王质(侍制是官职名)抱病在国门为他饯别,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搅进朋党里面去?”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我哪敢和他比。如果让我做了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典例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马 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2.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答:

  3.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007年广东中考试题)

  【解密】三个题目测试点分别为语句翻译、内容理解和作者思想感情把握,题目虽不多,但是主要内容已经涵盖在测试之内。第1题,要注意对“以”、“策”、“材”的翻译要正确和突出,宜以直译为主,适当意译。第2题,通过对原文反复通读,找出关键性语句阐发理解,要以课文的观点或句子做为例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证明和回答。第3题是对作者感情的把握,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全文的议论中,应整体感知和具体分析相结合,最后一段议论是作者感情的强烈流露,为千里马鸣不平的情感鲜明贯注其间。

  【答案】1.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3.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典例三】

  阅读文言短文,然后完成问题。

  范仲淹读书

  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做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①,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筯②,得非以相浼为罪乎③?”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以公厨室馈:让官府厨房做好饭菜送给范仲淹。②筯:筷子。③得非以相浼为罪乎:难道认为我们送你好饭菜是错误的吗?

  1.文中“归告其父”中“归”的意思是: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

  3.本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优秀品质?

  (2009年吉林中考试题)

  【解密】第1题根据语境可推断出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第2题可根据文意,细分成读书时“甘于食粥”和“拒绝享盛馔”两件事,使回答具体。不能只作笼统概括。第3题,从不同角度予以挖掘,使答案要点全面。从生活上看:不贪图享乐,甘于吃苦;从意志上看:努力磨炼自己;从学习上看:条件艰苦,但勤奋学习。

  译文:范仲淹在南都学舍读书时,煮粟米二升,作成浓粥一器,经过一宿就凝结了;用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切断数十茎葱蒜来吃它当饭。南都留守有个儿子也在学,回去告诉他父亲,以公家厨房里的美好食物送给范仲淹,范放在那里不理会,后来那些食物全都坏掉了。

  留守的儿子说:“我父亲听说您清苦,送来一些食物,可是您都不下筷子,难道认为我们送你好饭菜是错误的吗?”范抱歉说:“我不是不感谢你父亲的厚意,而是食粥习惯很久了,现在一下子突然享受这么丰盛的佳肴,以后还哪能吃这种冷粥呢!”

  【答案】1.返回或回家

  2.范仲淹读书时甘于食粥的清苦生活,拒绝留守赠送的好饭菜。

  3.围绕甘于吃苦,不贪图享乐,努力磨炼自己的意志等”回答即可。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