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窍门点击22

分类: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窍门点击22

第三讲: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考点剖析】

1.从能力层级看,一般属于B(理解)、C(分析综合)两个层级。

2.从考点来看,一般包括:(1)理解重要词语(主要是概念)的含义,(2)理解并解释重要的句子,(3)筛选并提取信息,(4)归纳内容要点,(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6)根据文章内容、观点作合理的推断。

3.从题型看,都是Ⅰ卷中的单项选择题,一般为4个小题,12分,提供的文章一般在700字左右。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具有三个特点:①语意的单一性,一个用语,一个句子,说什么就是什么。②表达的直白性,要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曲笔。③相对的纯理性,情感成分不多。

从内容的角度看,每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都会向人们提供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全球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反映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从时限看,一般是最近几年的文章,有的甚至就是当年的文章。否则,它就没有阅读价值。其中的新知识、新信息大都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传达出来的。所以,要准确无误地理解这类文章,就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它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近年来,高考对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题基本上着眼于这三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将概念、判断、推理隐含其中来进行。

1.考查内容

①新科技、新发明的内涵。

②新发明的依据。

③新科技新发明的特点。

④人们对新发明的评价。

⑤新科技、新发明的操作程序、有关的设备、人员等。

⑥新科技、新发明的意义及应用。

2.选项的设置

选项的设置一般不照抄原文语句,而要换一种说法。经过转换,正确的说法变得“似非而是”,而错误的说法又显得“似是而非”。正是在这“换”的过程中,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答题时,一定要仔细比照原文,特别要留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例如1997年高考题第21小题的D选项就可说是有意混淆范围的大小。因为【原文】第二段说“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肤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而【D项】说成是“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显然是把“肠脑”的概念范围缩小许多。

②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③已然、未然有意混淆。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例如1998年高考题第26小题选项就是把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问题说成了已经带来的问题。

④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例如1998年高考题第25小题的A选项就是用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已经推广种植的品种概括了在实验室种的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

⑤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

⑥因果颠倒。即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如1999年高考题18小题B选项就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因为【原文】第二段指出“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心脏就收缩;当钙离子排出心脏细胞时,心脏就舒张”,这是所有冬眠动物和非冬眠动物的“心脏工作原理”,而【B项】却把它说成是“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⑦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⑧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提出这种说法。例如,1999年高考题第20小题的【B项】“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就是如此。因为从【原文】第二段看出,科学家们认为传统的关于冬眠的奥秘的解释,只是没有触及冬眠的根本原因从而推测冬眠最终是由遗传基因所控制的。科学家的新发现只能说明他们的认识深化了一步,并不能说明他们怀疑或否定传统的对冬眠奥秘的解释。

⑨偷换概念。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比如1999年高考题,第17小题的B选项,是因为偷换了概念才错的。因为【原文】第一段是说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而【B项】偷换成了“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较为有效的答题方法和程序是:

1.初读。快速扫描,有个大体印象。

2.再读。逐句快读,迅速地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同时动笔划出关键词、句,以备解题之需。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如“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其”、“这”、“与此相反”等,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而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解题的突破口。

3.精读。看清题干要求,将选项一一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确定答案。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对照比较。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