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几处注释值得商榷

分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屡屡在讲授文言文时感到很苦恼。原因是课本上的注释令人费解,无法向学生讲明白。现摘录几处,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正。

其一,第二册《桃花源记》中有一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课本把“外人”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以为欠妥。须知后文有言:“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既然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他们的衣着打扮怎么

会跟外面的世人相同呢?难道自秦以来一直到魏晋人们的衣饰都一成不变吗?如果桃花源人的打扮与外人相同,那么渔人断不会如此好奇,急着去向太守禀报,高尚士刘子骥也不会“闻之”便“欣然规往”。唯

一的解释是,这里的“外人”应注释为“以前的人”。渔人在迷路的情况下进入桃花源,看到这么一群衣着完全像以前(古时代)的世人才会大为惊讶,其他人当然也会闻讯而来。

其二,第四册《陈涉世家》一文中对“号为张楚”的注释是“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即复兴楚国之意。号,宣称。一说,定国号为‘张楚’”。我又查了查改版以前的语文课本,其中对“号为张楚”的注释是“定国号叫‘张楚’(张大楚国的意思)”。原来这个注释有过改动,可能编者也发现了些问题。不过让我纳闷的是为何前后两个注释都有“定国号为张楚”。据我所知,“张楚”不是国号。理由有两点:一是《现代汉语词典》对“国号”的注释是“国家的称号,如汉、唐、宋、元、明等”,而陈胜吴广起义并未推翻秦的统治,建立新的国家,“张楚”只是政权名称,不应是国号,而且史书上也无此记载;二是初中历史教材在讲述“陈胜吴广起义”内容时,也只是提到“建立了张楚政权”,并未认为“张楚”是国号。所以,我认为“国号”一说宜删去。

其三,第五册《孟子二章》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有“人恒过,然后能改”一句,课本注解“恒”为“常”,“过”为“犯过失”。对于“过”的解释,我认为于情于理有些不合,因为照课本注解理解,这句话应译为“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似乎有鼓励人们多犯错误之嫌。另外,“常犯错误”与“改过”并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一个人倘若“常犯错误”却不加反省,不去认识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怎能做到“改过”呢?其结果是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后无法自拔。所以说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关键是在能够反省过失,能够悔过。据此,我认为这里的“过”应译作“反省过失”或“悔过”,这样于情于理皆合。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