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1-5课

分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1、《在山的那边》: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2、《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3、《生命  生命》:(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萝瀑布》: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5、《童趣》: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题目是编者加的。沈复(1763—?)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项]颈,脖颈。

(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7)[徐]慢慢地。

(8)[唳]鸟鸣。

P20

(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1.“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2.“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3.“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4.“不”通“否”表示否定的疑问

5.“匪”通“非”非常,很

6.“知”通“智”聪明

7.“乌”通“无”没有

8.“裁”通“才”仅仅

9.“反”通“返”返回

童趣

一、主要实词 

 (1)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4)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5)果如鹤唳云端。(唳,鸟鸣。) 

 (6)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丘,山丘。壑,山沟。) 

 (7)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抽打。) 

 (8)神游其中。(其中,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二、主要虚词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助词,的。其,它的。代指“藐小之物”。)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之,代词,指蚊子。) 

(3)徐喷以烟。(以,介词,用。) 

 (4)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于,介词,在。) 

 (5)蹲其身,使与台齐。(其,代词,自己。) 

 (6)以丛草为林。(以,介词,把。) 

 (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介词,被。)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