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推断八法

分类:综合知识

一、句意推断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较常用。

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如下句子:

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以确定“以”应该解释为“连词,来”,表目的。

又如2011年北京高考卷文言阅读中的如下句子: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此句的句意是“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由此可知,“而”应该解释为“连词,但是,却”,表转折关系。

二、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是指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如下句子:

设九宾于迁,臣乃敢上璧。

“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之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迁”。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又如2011年北京高考卷文言阅读中的如下句子:

遁逃奔走,不死其难

这两句之间能否加“然”来表示意义关系呢?

我们需要看此句的前文内容和后一句,前文内容是说管仲辅佐公子纠并不成功,是不能说他聪明的,接着是“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一句,说的是管仲在公子纠和小白争权斗争失败后自顾逃命,不能为公子纠而敢于牺牲性命,后一句是“不可谓勇”,是说管仲两方面的行为是不可以称他为勇敢的。由此可看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都是对管仲的陈述,共同与后文的“不可谓勇”构成因果关系,因而不能补一“然”字,两分句不属转折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三、代入筛选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两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2011年山东高考卷文言阅读中的如下两句: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第二句,我们学过,知道“之”讲为“的”,结构助词。第一句中的“之”是否也是结构助词,我们可将“的”代入句子中,发现讲不通,句子说的是“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句子中的“之”处在“仲父”与“言此三者”之间,也就是主谓之间,舒缓语气或取消句子独立性。虽然是助词,但不是结构助词。可见两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

四、结构推断法

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如下句子: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也表修饰关系。

如2011年山东湖北高考卷文言阅读中的如下句子:

下锢三泉,上崇山坟

“锢”与“崇”位置相同,都关乎秦始皇的皇陵,前者讲为“禁锢”,指下面用三泉禁锢,后者讲为“堆高”,指上面堆上高高的坟土。

五、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如:

小国准君是望

我们可以根据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其中的“是”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六、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诩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根据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2011年四川高考卷文言阅读中的如下两句:

试问徽之先生何在

君何以知燕王

前一句,“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在”之前,是宾语前置。“何在”即“在何”,“在哪里”,“何”为疑问代词,是前置宾语。后一句,“何”也是疑问代词,放在介词“以”之前,同样是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其他,如“为……所…”表被动,“唯……是”表宾语前置,“由是”表因果总结,这些标志要注意辨识。

七、例句推断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与之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

如:

告以特来候谢之意

可依据《促织》中的与之结构相同的例句——“掭以尖草,不出”,得出此处的“以”应该是介词,意思是“用”。

八、位置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也”在句中一般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常用于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又如“乎”用在句末是语气词,用在句中,且直接用在形容词后是助词,用在代词、名词之前则是介词。

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