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横向积累示例

分类:综合知识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难点。掌握文言实词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文言实词的纵向(文言实词的多个义项)积累,结果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其实,从纵向和横向(有相同义项的文言实词)对文言实词进行双向归纳和总结,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进而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辑录一部分,以期能抛砖引玉。

女子出嫁

1.归。(1)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2)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新婚别》)

2.适。(1)女三人,长适秘书丞钱衮,余尚幼。(《江邻几墓志铭》)(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3.字。(1)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2)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周易·屯》)

4.行。(1)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经·卫风·竹竿》)

恰逢、适逢

1.属。(1)属魏晋之际。(《阮籍传》)

2.会。(1)会宾客大宴。(《口技》)(2)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3)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4)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报任安书》)

3.适。

(1)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王命论》)

4.际。(1)良辅超拔于际会。(《论衡·偶会》)

迅速、立即、马上

1.还(xuán)。(1)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吕氏春秋·爱士》)

2.即。(1)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廉颇蔺相如传》)

3.立。(1)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项羽本纪》)

屡次、接连、一再

1.荐。(1)天降丧乱,饥馑荐臻。(《诗经·大雅》)

2.数。(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比。(1)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4.亟(qì)。(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2)乱政亟行,所以败也。(《左传·隐公五年·臧僖伯谏观鱼》)

参与

1.间。(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与。(1)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2)蹇叔之子与师。(《左传·僖公三十年》)(3)籍由是不与世事。(《阮籍传》)

交替

1.间。

(1)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别蔡十四著作》)

2.更。

(1)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活板》)

(2)诸妇更为媚歌唱,迭劝。(《王长年传》)

3.迭。

(1)自五帝以至秦,迭兴迭衰。《汉书·郊祀志上》

近来

1.间。

(1)以君之灵,间蒙甲胄。(《左传·成公十六年》)

(2)帝间颜色瘦黑。(《汉书·叙传上》)

2.比。

(1)比来天下奢靡,转相仿效。(《三国志·徐貌传》)

(2)比得软骨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轻视、鄙视

1.卑。

(1)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国语·晋语》)

2.鄙。

(1)予复,反鄙我周邦。(《尚书·大诰》)

(2)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3.贱。

(1)不待父母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

4.薄。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5.少。

(1)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史记·苏秦列传》)

6.轻。

(1)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

7.狎。

(1)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左传·昭公二十年》

陈尸示众

1.施。(1)及文公入,秦人杀冀芮而施之。(《国语·晋语》)(2)乃施邢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左传·昭公十四年》)

2.徇。(1)车裂以徇,灭其宗。(《史记·秦始皇本纪》)(2)以降者妄,斩以徇。(《南史·檀道济传》)

3.肆(古代处人死刑后把尸体陈列在集市上示众)。(1)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论语·宪问》)

捉拿、拘捕

1.收。(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2)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南史·檀道济传》)

2.执。(1)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梅花岭记》)(2)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左传·襄公十四年》)

3.摄。(1)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国语·吴语》)

4.逮。(1)诏狱逮徙系长安。(《史记·文帝本纪》)

5.系。(1)陈王怒,捕系(xì)武臣等家。(《史记·陈涉世家》)

才能、才干

1.而。(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

2.器。(1)子,台辅器也。(《新唐书·娄师德传》)

(2)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3)百工,各以其器食之。(《礼语·王制》)

3.具。

(1)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答苏武书》)

(2)亦称公有治世之具。(《逸世传》)

4.敏。

(1)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国语·齐语》)

主持、掌管

1.执。

(1)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年》)

2.当。

(1)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3.知。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

(2)子产其将知政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3)差知夹江县。(《高定子传》)

4.主。

(1)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5.典。

(1)足下以柔远之令德,复典都护之重职。(《汉书·段会宗传》)

(2)典职数十年。(《伯夷列传》)

(3)专典机密。(《三国志·吴书·是仪传》)

(4)及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南史·毛喜传》)

6.司。

(1)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教战守策》)

(2)实司大嗥与有济之祀。(《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7.制。

(1)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制官事。(《战国策·赵策》)

8.尸(尸盟:主持盟会)。

(1)小国固必有尸盟者。(《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9.为。

(1)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周语上》)

(2)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10.职。

(1)有司职之。(《管子·大匡》)

11.长。

(1)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厌恶、憎恨

1.疾。

(1)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秦伯》)

2.恶。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左传·隐公六年》)

计谋、计策、谋略

1.略。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六国论》)

(2)吾子欲复文武之略,而不正其德,将如之何?(《左传·定公四年》)

(3)大略驾群雄。(《古风五十九首》)

2.谋。

(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史记·管仲传》)

3.计。

(1)诸生无能出奇计。(《盐铁论·利议》)

4.画。

(1)为国家树长画。(《史记·太史公自序》)

(2)谋臣献画。(《封建论》)

(4)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史记·淮阴侯列传》)

5.策。

(1)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三国志·魏书·荀攸传》)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