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主题读写训练之"创新精神"-读写训练 听雨看云

分类:综合知识

主题说明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只有发现和创造,人类才能有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很多人感叹:为什么我们就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既有培养环境的问题,也有人才本身的问题。其实我们国家自古以来是不乏创新型人才的,不然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我们现在就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了呢?这要从我们教育的环境本身找原因。素质教育就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可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就是寸步难行,反而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观念决定行动,只有破除旧有观念,才能谈得上革新和创造。另外,人才要有发现的眼光,发明与创造往往就在于那一瞬间的灵感乍现。设置这一主题,就是要激发同学们对当前人才环境的思考,对自身的思考,以激发起同学们破除禁区、勇于创新的欲望。但这里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不要一说起教育环境就是中国一团漆黑,“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其实培养环境的问题,每一个国家都有长处,也都有不可避免的问题,都在寻求改革的出路。我们国家制订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就是要力求解决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前景是美好的。同学们在论述这一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辩证,避免偏激。

听雨看云

中国人喜欢听雨,卅多年前我去苏州,就有人带我去某园看“听雨阁”,说是坐在阁里,听雨落荷叶,其声妙,其情远。可惜我那时正当青年,不能领会听雨背后的文化。后来看了清人邓辅纶的《听雨轩坐秋》诗,云,“阴连荷气润,梦坠叶声凉”,才有那么一点郁郁的情意。

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喜雨,《诗经》中就有“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以后历代多有写雨佳句,如晋傅玄的“霖雨如到井”,南朝谢朓的“朔风吹飞雨”。杜甫更是写雨的高手,一句“好雨知时节”百年读不厌。其实他的“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更是精致。宋人写雨,好把生活中的无限情趣,化做丝丝的雨意,淌进读者的心坎。如韩琦的“洗干春色无多润,染尽花光不见痕”;如苏轼“急雨潇潇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东坡写雨落榕叶确实是美,不过唐人写听雨似也不在宋人之下,如李端“闻君次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元稹“曾问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等等,都有一种中国文化独特的意境,得慢慢意会。

在中国,岂止诗人爱听雨,广东不是有“雨打芭焦”的美乐么?吴门画家沈周还有《西山观雨阁》,元人倪瓒有《雨后空林》,都是情趣万千,难以言尽。而西方人呢……

西方人喜欢看云。英国诗人雪莱有一首《云》诗,有人说这首诗是他在泰晤士河上泛舟时,坐看云起,而以云自喻,用第一人称写的:我是大地和水的女儿/也是天空的养子/我往来于海洋、陆地的一切空隙/我变化,但是不死……诗中的云,就像一个活泼的青年,自由舒展,变幻无穷。

除了诗,西方的艺术家也爱画云。如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家葛雷柯的名作《托利多风景》,将画面的三分之一多画上了层次丰满的云,浓云白光,震撼人心!法国画家米勒的《牧羊女》《祈祷》,以黄昏瑰丽的云霞为背景,深邃浑远,衬托出乡野宁静而神秘的景色,勾勒出人物特定的心理,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但我想中国人爱雨的程度胜过了西方人的爱云,中国人也爱云,但仅将云作为雨的一种衬托,而突出雨。如梁代朱超“落照依山尽,浮云带雨来”,唐杜审言“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白居易“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孟郊“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王安石“钟山未放朝云散,奈此黄梅细雨何”等,不是主次分明么。

西方人有时赋予云一种浓烈的人文气氛,甚至孕育重大变革,中国人对雨也有此描述,梁启超的“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毛泽东的“大雨落幽燕”等,不都有一种革命的气度、磅礴的气势吗?

中国人爱雨,有一种地理的背景,如干旱了,就拜佛求雨。而在南方则多雨,有一种听雨的氛围。雨已经融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如建筑上的听雨阁、观雨轩,甚至取名号也带个雨字,如《红楼梦》中的雨村,近代学者雨僧(吴宓)等等。

【阅读思考】

1.第2段加点字“淌”的作用是

2.第3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文中举了中西许多诗歌和文化艺术作品,却不觉得繁琐累赘,为什么?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